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:
中国读书人应有两大责任,一是自己读《论语》,一是劝别人读《论语》。
若每人到六十岁,都读四十遍到一百遍,社会就会大改其貌。
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《论语》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。
学生时代,我们曾一遍遍死记硬背,虽知其含义,但不能领悟其中深意。
直到多年后,在社会中摸爬滚打,一次又一次吃过亏,碰过壁,见过人情冷暖才忽然顿悟:
《论语》根本不是用来背的,而是用来悟的。
今天,帆书君挑选了《论语》中孔子和弟子的5段对话。
当你读懂了它们,你就会发现,你一生遇到的所有难题,孔子早就给过你解答。
原文:
子张问行。
子曰:“言忠信,行笃敬,虽蛮貊之邦,行矣。言不忠信,行不笃敬,虽州里,行乎哉?”
译文:
子张问孔子:“老师,一个人在外怎样才能立得住,行得通?”
孔子回答说:“说话忠诚守信,行为笃实严谨,即使到了偏远的部族国家,也能够通达。
说话不忠诚守信,行为不笃实严谨,即使在本乡本土,能行得通吗?”
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一直反复强调一个观点,那就是一个人做事之前,得先把人做好。
所以他对弟子的言行提出了许多要求,认为一个人只有讲信用、守承诺,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。
确实,人这一辈子,说到底,人品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。
而守信靠谱,就是对一个人人品和能力的最高肯定。
有学生曾向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请教:“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好感?”
南怀瑾回答:“一个笨人,一个不玩手段,对人做事都非常诚恳的人。”
仔细想想如今的社会,生活、社交、职场、商业各方面都充满了套路和算计。
聪明有能力、特别会来事的人很多,但不是每个人都值得相信和托付。
唯有守信靠谱的人,才能够得到别人长久的尊重和信任。
所谓守信靠谱,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,而是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里,不逃避、不退缩,踏实做事,勇于担当。
这个世界上,巧诈永远不如拙诚。
你不必精明处世,也不必懂高明的技巧,只要做人守信,做事靠谱,走到哪里都有人欢迎。
原文:
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
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译文:
子贡向孔子请教:“老师,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吗?”
孔子回答说:“那可能是‘恕’吧!自己所不喜欢做的事情,不要施加给别人。”
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这句话每个人都听过无数遍。
但其实,这句话在《论语》中重复出现过两次。
第一次是学生仲弓问孔子什么是“仁”,第二次是子贡求一句可以“终身行之”的座右铭。
虽然问道之人不同,问道之事不同,但两次孔子都给出了一样的回答。
由此可见,孔子对推己及人,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的重视。
而这简简单单八个字,纵然过去了两千年之久,依然超越了时间、空间的限制,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遵循的为人处世之道。
这个世界上,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,三观和生活方式也不相同。
我们可以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但永远不能以此要求别人。
学会将心比心,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,是文明社会的基础。
权衡利弊后,依旧选择尊重,体谅他人的难处,也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。
人到一定年纪终会明白,修一颗包容心,才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课题。
当你学会尊重和接纳别人,亦能得到他人的善待与成全。
原文:
子贡问友。
子曰:“忠告而善道之,不可则止,毋自辱焉。”
译文:
子贡向孔子请教,应该如何对待朋友。
孔子回答说:“发现朋友不足之处,要诚恳相告并引导他向善。朋友要是不接受劝导就算了,不要再自讨没趣了。”
孔子教诲弟子,与朋友相处不仅仅是能一起在谈天说地,彼此能够同频的交流和理解,也很重要。
如若不然,那就把握好距离,也不失为一种其恰当的社交方式。
这种交友之道,其实是蕴含着一种中庸的智慧,知边界,懂分寸。
每个人的身边都有几个亲近的朋友,看到朋友做得不好的地方,劝诫几句也无可厚非。
但仔细观察身边你会发现,生活中很多人仗着关系好,就肆意介入朋友的私事,强行指点。
直到被朋友有意疏远,还愤愤不满,“我明明是关心你,为你好,为什么这样对我?”
但说到底,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,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认知,看待事情自然就有彼此不同的判断。
即使你再怎么真心实意,有时候也很难改变对方的想法。
用力过猛,反而会让关系变了质,也给自己增添许多烦恼。
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,一定是适可而止的关心,恰到好处的冷漠。
再者说,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。
所以,放下助人情结,尊重他人的命运,有时候也是一种慈悲。
原文:
子游问孝。
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?”
译文:
子游向孔子请教,何为孝道?
孔子回答说:“今天很多人把孝单纯理解为能供养父母就行了。
但狗和马不也有人养吗,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,凭借什么来区别呢?
在《论语》中,孔子曾多次提到关于“孝”的看法。
在他看来,孝顺父母孝养父母不止在身,更在于心。
善待自己的父母,尊重自己的父母,对父母和颜悦色,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。
孔子的这番话,不仅深刻阐明了“孝”的含义,对于当下的我们也极具启发意义。
现代社会里,很多人忙于生计,以为给父母钱,满足父母生活所需,就算尽孝了。
但在日常相处中,他们面对父母时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。
待外人可以和和气气,回家面对上了年纪的父母,却经常是大呼小叫,冷脸不耐烦。
这是孝吗?不是的。
作家梁晓声说:“自古以来,孝分两种,养口体和养心智,同样重要,缺一不可。”
让父母吃得好,穿得暖,照顾父母生活起居,算得上“养口体”,让父母衣食无忧。
但人老了,对物质的欲望并不是很大,有人关心,有人爱护,才是父母内心最真切的需求。
所以,无论你有多少忙碌,无论你有多少财富,都别忘记对父母多点尊重,多点耐心,多点包容。
人越长大,与父母的缘分注定越来越浅。
好好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,努力做到尊亲,敬亲,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道。
原文:
哀公问社于宰我。
宰我对曰:“夏后氏以松,殷人以柏,周人以栗,曰:使民战栗。”
子闻之,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译文:
鲁哀公问宰我,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料。
宰我回答说:“夏代的人用松木,殷代的人用柏木,周代的人用栗木,目的是为了使百姓战战栗栗。”
孔子听到这些话,告诫宰我说:“已经完成了的事不用再说了,已经开始进行中的事不要再劝谏了,已过去了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。”
这段对话的背景其实是,当时鲁国三桓专政,鲁哀公想进行讨伐,借问神位材料询问宰我的意见。
宰我暗示赞成,但孔子知道后却表示不认同。
于是告诫宰我,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,不要再提,也不要再追究了,以免误导鲁哀公。
后来,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”这句话,也常被世人当做座右铭。
用来提醒自己,要学会放下过去,从容豁达地向前看。
但这话说来容易,想要做到却需要很大的力量。
这世界上,有多少人始终沉溺于过去的成功、失败、伤痛、遗憾不可自拔。
结果除了让自己停滞不前不说,还拖累了当下的生活。
每个人的一生,是一段单向旅行。
很多事情一旦发生,无论好坏,都已成既定事实,再怎么耿耿于怀也于事无补。
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,把事看淡,把心放宽。
学会在世俗的世界里,修一颗平常心,人生才能活得自在从容。
著名学者叶嘉莹曾说过,她开蒙读的第一本书,便是《论语》。
此后数十年的人生路途中,无论遇到任何困惑或苦难,常常会有一两句《论语》中的话闪现出来。
我往往就由此一两句话,得到了答案和解脱。
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,孔子超脱的思想和通达的智慧,也浸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。
时至今日,我们仍有太多的价值观念、思维方式、行为准则,依然深受其影响。
它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为人之道,什么是立身处世,什么是人生境界。
让人终身受用,时刻反观自己。
如果你感到迷茫,焦虑,找不到方向的时候,不妨翻一翻《论语》。